大美非遗·文化传承

我的购物车>

全部产品分类

与戏痴缠一世 坚守黄梅初心——记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俊

2019-07-24 15:15:15

杨俊在黄梅戏《妹娃要过河》中饰演阿朵

她是家喻户晓的黄梅戏“五朵金花”之一,至今仍能唤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;从《孟姜女》的声名鹊起,到《妹娃要过河》的自我突破,一路走来,她不断收获着成长的徽章,中国戏剧梅花奖、文华表演奖、中国黄梅戏艺术节金奖尽入囊中。作为当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、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的杨俊,如今又多了一个头衔——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。

曾有人说,杨俊人生路看似平顺,实则更像一出戏,情节跌宕、故事有趣:在黄梅戏的兴盛之地安徽,杨俊在事业发展势头正劲之时,选择奔赴湖北黄冈——黄梅戏的发源地;在黄冈功成名就之际,杨俊又毅然决定去武汉追逐新梦。杨俊说:“无论走到哪里,都是围着黄梅戏在转。”

的确,沉浮半生,不改初心,黄梅戏始终是杨俊丰富的人生色彩中最醒目的底色。而作为非遗传承人和院团的“掌门人”,她的肩头又担着一份不小的责任,用杨俊自己的话说,她要做“优秀传统戏曲的传播者”“荆楚文化的使者”,这是她这辈子的使命。

回顾从艺生涯,杨俊感慨人生的起落浮沉。17岁那年,她以全校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毕业,被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院。1987年,她凭借主演黄梅戏电影《孟姜女》赢得广泛赞誉。“在那一刻,我认定黄梅戏是我一生的追求。”杨俊说。1989年底,她离开故乡安徽,扎根湖北黄冈,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组建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。在这里她迎来了个人事业发展的黄金期,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、文华奖等荣誉。此时的杨俊,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。2006年,她决定离开黄冈去武汉发展。“怎样使黄梅戏扩大区域影响,进一步在荆楚大地上更好地传承发展。”这是杨俊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
“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传统戏曲落地有声?”作为第十二届、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,杨俊的每一份两会建议都与传统戏曲的传播与传承紧密相关。

“要让戏曲真正进到校园里,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。”在杨俊等戏曲传承与推广者的共同努力下,近年来,优秀传统戏曲正浸润着荆楚大地。在拥有32个戏曲剧种的戏曲大省湖北,“戏曲进校园”落地有声:武汉市开展“千校千场”演出活动,宜昌市尝试把戏曲进校园拓展到部分幼儿园,鄂州市、孝感市编辑出版中小学生戏曲通识读本……

作为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,杨俊肩负着楚剧、汉剧、黄梅戏3个剧种发展的重任。在推进戏曲进校园的过程中,杨俊认为,不同剧种、不同年龄段观众要区别对待。“它是一项很细致的工程。”杨俊说,“对大学生可以选择观赏性强、艺术性高的整部剧让他们欣赏,但是对小学生、初中生就要以培养兴趣为主,多一些唱段、唱腔的表演与赏析。”通过分门别类、有选择地去引导孩子,更能让他们发现戏曲之美。

很多人喜欢杨俊,因为她的坦诚与真实。有人说她的人生充满设计感,她则回应说:“我是在做的过程中才有了坚定的选择。”戏痴杨俊,不知她人生的下一站将去往何方,期待她的戏曲人生在未来更加精彩。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、观点、图片、文字、视频来自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,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、著作权、肖像权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(0536-8337192),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。

上一篇:“用三根棍演活一个人”——访湖南杖头木偶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奇书

下一篇:朽木可雕 妙手生花——记木雕(花瑰艺术)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日龙

购物车

我的收藏

我的足迹

联系客服

二维码

返回顶部

购物车

X

0件商品
共计:¥0.00

去购物车结算

我的收藏

X

我的足迹

X

联系客服

X
24小时随时解答您的各类咨询,打今儿起,你再也不用等!
商城电话客服
13793659276
商城QQ客服
立即咨询